【培训进行时】铁运处“四轮驱动”员工培训出成果

日期:2023年04月18日  点击数:  作者:崔陈 张艳     

分享到:

铁运处以技术传承、创新突破为抓手,形成了以提技能、拓思维、求创新、促成果“四轮驱动”的员工教育培训模式,有力的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轮”驱动青工提技能。精心制定新入职青工培养规划,发挥技能骨干“传”的能力,通过签订师徒协议,细化“师带徒”要求,定期举办技术比武、技能复核等活动检验成果,使青工业务技能迅速提升。同时,用好“淮矿培训”app,将干货十足、专业性强的现场教学拍摄成短视频,在线上建立起“微课堂”,方便青工“反复学”。针对性实施技术骨干内部“一专多能”方案,有计划的将技术骨干在专业间滚动交叉,搭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通道,从而夯实了创新的技能根基。

“加速轮”驱动合作拓思维。该处建立内外沟通交流、共建联创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内引外送交流活动。今年以来,该处组织2批次122名管理人员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赴安徽省招标集团学习交流优质采平台使用及招标采购相关业务;就矿区铁路采动影响区地表形变,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许志华为相关人员讲授GNSS系统塌陷路段动态监测。“请进来、走出去”,发散了思维、丰富了视野、提升了技能,为储备创新课题开拓了思路。

“动滑轮”驱动现场求创新。该处从“点、面、量”合理设计一个“动滑轮”,使创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了《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以总工程师、专业副总、技术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处专家库为点,以科研项目、管理创新、五小成果、QC小组、发明专利五位一体为面,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带头在现场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多给设备找点茬,多想几个为什么,从而量化新问题新方法数量,为创新思路找到了“源头—现场”问题的思考,激发出创新灵感。

“承载轮”驱动基地促成果。该处利用现有场地优势,集中力量建设好新培训教学楼、综合实训、机车模拟操纵3个基地。发挥好基地兼具的标准工作区、人才培养、创新开发、文化宣传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和功能作用。以“工匠工作室”团队作为创新主体,明确创新目标和激励措施,增设特级技师技能等级,形成工匠牵头创新出成果,成果反哺促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工匠丁丁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丁丁工匠工作室”荣获淮北市“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团队完成创新成果38项,多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认证,解决了21项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资金192万元。


(审核:尹良功 撰稿:崔陈 张艳 责编:梁尚文)

打印    收藏    文章下载

 最新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