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焦化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托举”企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年03月09日  点击数:  作者:黄杰 陈浩明     

分享到:

近年来,临涣焦化公司党委充分认识人才科技工作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筑牢人尽其才“新高地”、搭建用有所成“新舞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和支撑。

把稳人才工作“方向舵”。该公司党委坚持“班组、支部、分管领导、组织‘四认可’”理念,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临涣焦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首席专家、技术专家管理办法》《中层管理人员选拔暂行管理办法》等十余项选人用人制度,形成相互配套、有效衔接、运转顺畅的选人用人机制,人才选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该公司累计公推公选副总工程师7人,公开选拔提任中层管理人员91人,向集团公司及兄弟单位输送各类人才84人。

拓宽人才发展“快车道”。该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和拓宽人才成长路径,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贯通“技能、技术、管理”三通道,明确人才分类、人才条件、职责及权力、薪酬待遇、积分管理、续聘退出等方面内容,确保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更加清晰、权责更加明确、使用更加合理。不断完善考核、约谈、问责和召回的“四位一体”考核机制,注重在考核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上下功夫,层层压紧压实各职级工作职责,推动公司上下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坚持“走出去”,选派优秀员工到国内先进企业单位学习交流;坚持“请进来”,积极邀请知名高校、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前来授课,搭建员工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学习平台;坚持“重领跑”,先后建立13支化工专业领跑团队,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带头人,围绕化工专业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科技创新和攻关;坚持“强宣传”,开辟“榜样之光”网站专版,开设“绿色焦化”抖音账号,拍摄专题片110余部,让先进“走红”,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外环境”与“内动能”双发力。近年来,该公司党委广泛开展“金点子思考站”“攻坚克难英雄榜”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2100个,评选表彰金点子28个,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性难题40个,创效1亿多元。同时,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该大学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硬实力”和“软实力”双结合。加大成果转化,先后承担安徽省《液相催化加氢与液液萃取低温粗苯精制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焦炉气制甲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提升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聚焦转型升级,连续三次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工作,《焦炉煤气脱硫及废液提盐关键技术与工程化》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期鼓冷工段VOCs监测治理一体化》产学研用项目,被中国石油化学联合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多数量”和“高质量”双提升。该公司党委积极参加全国优秀“QC”质量活动小组和“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申报,92个班组和“QC”质量活动小组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一等质量技术成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安徽省质量信得过班组、淮北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346人,其中硕士以上19人,本科278人;两个团队获评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淮北市第四批回收红焦炭显热“555”产业创新团队。


(审核:翟盼盼 责编:梁尚文)

打印    收藏    文章下载

 最新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