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从部队退伍的沈勇分配到芦岭矿,一干就是15个春秋。在日常工作中,沈勇始终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句话铭记于心,积极主动,尽职尽业,在地层深处默默的奉献着,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从普通职工到集团公司工匠的华丽转身。
在部队期间,沈勇在多次执行特殊任务中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曾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并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受到过特别嘉奖。
刚到芦岭矿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当面对百米井下艰苦的环境时,他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一种坚韧不拔、绝不服输的韧劲。他暗下决心,既然投身煤海,就要扎身煤海,既然来到煤矿,就要干出个样子。他靠着一股干就要干得好的韧劲和倔劲,一头扎进了操作与维修技术学习中。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老工人请教,遇到设备出现故障,他都积极主动参与修复,并将处理过程一一记录下来,经常拿出来翻阅。功夫不负有心人,刚接触采煤机不久,还是个学徒工的沈勇,就解决了单位生产上的一个大问题。2020年代表淮北矿业集团登上国赛舞台,获得“陕煤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综采维修电工三等奖;同年“综采工作面大功率设备远程控制优化”获得集团公司五小发明二等奖。
多年的勤学苦练,沈勇积累、掌握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现场工作经验,练就了一双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的“火眼金睛”和“妙手回春”的高超本领。
该矿Ⅱ1084工作面断层多,采煤机在割煤过程中由于震动大,故障频发,变频器老是出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沈勇深入现场,积极查找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发现牵电接触器接触不良,是造成变频器性能下降停机的主要原因,通过及时处理,保证了工作面正常生产。
为提高井下检修工作效率,沈勇将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不断更新的电气设备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出了电气设备过热的预防方法,有效地把设备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保持了设备完好,并在工作过程中钻研出了一套常用工具快速使用方法,使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排除时间缩短了一半。总结出的“三想”“四到”“五化”“四个针对”检查法,在全矿推广应用,提升了机电维修人员技术能力,减少了设备故障率。
沈勇组建了一批“技术大拿”团队,开展“小灶式”精准培训班,选拔一批有热情、有理想的青年职工重点培养,为矿井后续发展储备力量。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故障,组织团队成员专题研究,破解难题。随着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采区机电检修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机电队现有1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高级工6人,中级工12人。
(撰稿:徐燕萍 审核:邓为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