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选厂面对煤炭入洗资源少、扭亏增盈任务重、工资缺口大等压力,摒弃“等、靠、要”思想,在困境中求突破,发展中求创新,通过搞活对外创收、深化薪酬考核,激发经营活力“赋能”转型发展。
随着闸河矿区煤炭资源的锐减,淮选厂今年计划入洗量只有89万吨。如何实现扭亏增盈,保障职工收入?该厂坚定转型发展不动摇,全力搞活对外创收。为完成今年外购煤200万吨的目标,厂领导亲自带队开展市场调研,寻找合适煤源,实行外购煤“差异化”操作,做大外购煤数量,做优煤炭品牌。依托河南许昌分厂打造“选煤基地”,根据原煤市场行情伺机采购原煤入洗,精煤产品转运总厂,副产品就地自主销售。为确保外出托管运营效果,今年还首次实行托管选煤厂模拟股份方式运营,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根据业务划分、技术投入、人员输出划定股份比重,效益增收入增,效益降收入降。同时,还建立托管运营人才库,充实对外创收队伍,今年力争对外再托管1-2家选煤厂。
该厂深化薪酬考核,实行效率工资靠“挣”、效益工资靠“赚”、劳务市场工资靠“抢”的竞争机制。充分放权自主考核,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工作质量、经营效果、服务质量等情况由厂部考核;副职、技术、班组长及其他各类人员由各单位自主考核,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岗定薪,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在桃园、祁南、朱仙庄等分厂开展“对抗赛”活动,比安全、赛效益,给与第一名单位一定的奖励,月度考核兑现,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此外,还出台了“跳起来抢桃子”的劳务市场竞争机制,规定在单位工作量不饱满时可组织团队积极外出拓展劳务,也可对厂内单位实行劳务对接,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淮选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不断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加大成本构成要素剖析力度,紧盯材料费、电费、修理费等“出血点”,细化分解指标,严格市场化考核,力争全年吨煤电费下降5%,修理费下降8%,成本下降10%。大力推进外购煤运输“公转铁”,最大限度降低外购煤物流成本,确保全年物流单位成本下降5%。改进物资采购方式,充分利用优质采平台实行线上采购,进一步压缩采购成本。
(审核:张鑫 撰写:韩晓兵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