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铁运处实现对外创收6000余万元,材料费、机车燃油费比计划节约416万元,推动智能巡检、GNSS系统塌陷路段动态监测等项目落地落实......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对标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在集团公司2022年度综合考评中,该处再次荣获对标管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确保对标管理工作高效推进,该处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深化“4321”对标管理体系建设,以政策导向、体系化运行推动构建对标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对标模式,开展“全面对标,争创一流”对标行动。处成立7大项目组,处机关、科段、班组、岗位四级共设定对标项目126项,在全处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全面开展对标工作,确保人人有指标,事事有目标。
为规范货场管理、开发货场运能,处领导带队到安徽省港口集团芜湖裕溪口分公司针对货场建设、管理及运营模式等经验对标学习交流,夯实货场创收基础。2022年,实现货场创收2000万元。组织人员到上海铁路局淮北车务段青町站对标学习“集配站运输组织优化”先进经验,湖集中心站运量从日均5.3万吨提高到日均6.2万吨。组织技术骨干到淮南铁运公司进行对标学习,现场求教、排难解惑,学习标准化检修工艺、故障处理等先进经验,车辆临修率由5.4%下降到2.3%,机车车辆优良率提升到98%。
该处与合肥机务段、阜阳机务段、永煤集团铁运处组成了“路企对标联盟”,以“课题引领、路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通过立标对标,紧盯“痛点”,以技术攻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前“节约内燃机车燃油”“优化运输组织”等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先进对标,学习先进管理经验,2022年,该处材料费、机车燃油费比计划节约416万元;实现内河运输周转时间缩短1小时,K车周转率最高达1.7。与中国矿业大学等建立“校企对标联盟”,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借力高校人才、技术、研发资源,瞄准“堵点”,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已累计开展5项科研项目,推动智能巡检、GNSS系统塌陷路段动态监测等项目落实落地。
该处坚持市场化激励与检查考核相结合,加强过程管控。每月绘制“一库二表”(即:数据库、立标登记表、对标跟踪表),将效率效益、成本要素进行分解,列明重点要素清单,将对标提升的基本方法融入日常管理,久久为功。实行科段承标制和对标项目组负责制,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对对标管理工作进行综合研究与差异分析,对各基层单位对标工作开展情况、对标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同时,每季度对基层单位对标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评比,激励先进,鞭策落后。2022年,铁运处自评优秀案例27个,营造出“人人选标杆,处处可对标”的良好氛围。
(撰稿:张艳 审核:尹良功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