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黄威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他不仅获评了淮北矿业集团“工匠”,还在集团公司第十六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锚杆支护工”比武中荣获第一名。2005年9月,他分配到许疃煤矿基建区,从事井下掘砌工作,转眼已经十八年了。
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脸上始终挂着谦逊的笑容,这是黄威给人的第一印象。自参加工作以来,黄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技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打锚杆的技术大拿。问及他秘诀,他憨厚地笑笑说:“没啥秘诀,就是实干。”
勤于学习肯专研
刚参加工作不久,看着老工人们娴熟地使用锚杆钻机,让黄威意识到自己的巨大差距。他也暗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也一定可以。
他购买相关书籍,从基础知识学起,跟着师傅们不懂就问,从一点一滴学起。敲帮问顶、检查设备、风水管路是否完好、油壶有无油液、锚杆眼如何标定、转速与岩层的关系、垂直锚杆与顶角锚杆的区别……他问得很仔细,师傅答得有耐心。很快他就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工人,成为打锚杆的“王者”。现在的他,只要用锚杆机打一个锚索孔,凭钻机钻进时的手感和钻孔流出来的水就能判断出煤层厚度、夹矸层数和顶板岩性。他掘进经验积累丰富,多次优化掘进施工工艺。施工到断层、空交等特殊地段,他创新使用“套管”施工工艺,保证装锚杆时,不受岩层影响,还节省3-4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掘进效率。
勇于拼搏终成才
2010年,略显稚嫩的黄威第一次登上淮北矿业集团职工技术比武的舞台,与他同台竞技的是集团各个矿的技术能手、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对于初登舞台的黄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凭借着“全力以赴是对对手的最大尊重”这股冲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并列第二名的好成绩。
回到岗位上的黄威没有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当别人投来羡慕的眼光时,他总是憨厚一笑,更多的是分享比武时的见闻和感受,他精湛的技术和低调的性格赢得了工友的喜爱。鉴于他丰富的工作经验,队长安排他给新工人鲁电好当师傅,在工作现场,黄威沉稳而严谨,浑身湿透了也视而不见,带领徒弟一起打锚杆。鲁电好说:“师傅,您歇会,衣服都湿透了,我来干。”鲁电好上手操作后,黄威表示锚杆穿皮了。鲁电好当场就懵了,连忙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操作是对的,可能是手感出了问题。”黄威接过锚杆机,在失效锚杆附近开始补打。“我来做,你来看。”说完,便是阵阵操作的轰鸣声。“锚杆外露大于两厘米不超过5厘米,预紧力达300N,锚杆的4个面紧贴煤墙,顶角锚杆角度15度。合格!从钻机进钻时流出来的黄水可以判定,现在打设锚杆的岩性为泥岩层……”。下班路上,黄威向鲁电好讲原委:“你找的点是正确的,操作过程中动作也算标准,今天的问题关键点在外部环境上。现在工作面是下组煤,顶板情况特别复杂,钻杆有时会钻空,这不能怪你,我也只有通过手感才能感受到。所以只能跟你说,我来做,你来看。”在他耐心的帮助下,鲁电好很快就能在锚杆支护工作中独当一面了。
守正创新担使命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直以来,黄威是个爱动脑,爱琢磨、敢创新、会创新的人,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将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分析,创新改造。用他的话说就是以“小”的创新,来解决“大”的问题。
在工作上,黄威十分注重细节,他常常向身边工友们传授经验,他说进尺煤层中有时夹矸多达十几层,而且夹矸的硬度一般会比煤岩的硬度高,所以打到夹矸部分时,会感到钻机遇到的阻力变大,钻机转速以及上升速度都会变慢;也有的夹矸部分是黏土岩,不算硬但很黏,岩屑不容易被冲刷下来,需要操作钻机时减少钻机升力,减慢钻速,加大供水量,否则极易造成夹钻,拔不下来钻杆。
他所在的班组十余年来未出现过一次质量事故,还成为该矿2021年、2022年标杆班组。
这就是黄威,是全心投入,让他成为支护领域的大拿;是真心实干,让他在煤海博弈中展现风采。
(审核:张子君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