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矿:如今职工的幸福生活

日期:2023年01月20日  点击数:  作者:徐燕萍     

分享到:

近年来,芦岭矿把“惠民生、促和谐”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职工是第一牵挂”的理念,强力推进民生建设,一项项关系群众利益的工程,如滴滴甘露,滋润着职工心田。

送“福利”得“实惠”—体面

该矿定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为全矿职工发放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等物品,疫情封控期间发放方便面1750箱、牛奶3500箱、不锈钢餐盒1967个。2022年,困难职工帮扶148户,帮扶金22万元,为9户困难职工申请金秋助学5.69万元。领导干部结对子帮扶、培训积分考核兑现、“两节”送温暖、为职工过集体生日、季度开展职工安全大抽奖活动……一件件惠民工程让职工生活的更体面。

穿“西装”、打“领带”—精神

近年来,芦岭矿强力打造企业文化,重视职工外在仪表,不断提升职工文化素养,矿先后为全矿职工量身定做品牌西装,穿在了职工身上,美在职工心里,为职工筑起了一道“保暖墙”。共为职工定制工装近6000套。

“穿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西装,更是一种尊严感。”职工点赞道。

“随着智能化矿井日趋完善,我们一定会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日前,该矿职工领取了刚定制的西装兴高采烈说道。

住“宾馆”、带“暖气”—享受

该矿把改善职工住宿环境当作全面实施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从2021年开始,陆续对矿1号、2号、3号公寓楼进行了全面装修,为每个房间安装了空调,设施齐全、摆放标准、整齐划一。根据职工住宿情况按照早、中、夜三班分开居住的原则进行了调整,避免因班次不同而影响职工休息质量。积极开展“亲情式”服务,提高“星级”服务水平,让职工感受温馨的氛围,目前,己有900余名职工住进了“星级宾馆”。

上下班“车接车送”—便捷

全矿职工在淮北、宿州住宿的近千人,以往职工自驾,或自行解决交通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针对职工“乘车难”的问题,该矿坚持为职工办暖心事,办贴心事,着力解决好职工的急难愁盼。通过多方沟通协调、精心调研组织,开通了淮北、宿州方向免费通勤专车,解决职工休班通行难问题,服务更多职工,为职工幸福加码。



(撰稿:徐燕萍 审核:邓为 责编:梁尚文

打印    收藏    文章下载

 最新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