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记者来到临涣矿—650米井下,只见“淮盾4号”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八采区回风上山组装硐室。

上午10时许,随着直径5.53米刀盘的转动,“淮盾4号”缓缓推进,平稳进入始发硐室,开启了临涣矿盾构安全高效掘进之旅。
“何以解忧,唯有创新。党的二十大明确创新是第一动力,各矿要大力推广大国重器破瓶颈,千方百计上盾构。”淮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良才去年底作出批示,为新的一年淮北矿区盾构线建设指明了方向。
“‘淮盾4号’总长123米、总重765吨,是目前我们安装过的系统最复杂、配置最多、也是最大最重的一台盾构机,光设备零部件就打运了150多车。截割驱动部分由电控系统改为液压系统,虽便于操作,但安装工序也更繁琐复杂。”正在现场指挥“淮盾4号”联调联试的工程处盾构管理部部长朱进步说。

面对盾构机部件总量多、单件重、尺寸大、结构复杂、巷道空间有限、罐笼打运及井下运输困难等诸多盾构安装难题,在集团相关部门的统筹指导下,临涣矿、工程处、盾构厂家协同配合,超前谋划、精心制定运输安装方案。依照临涣矿井筒罐笼尺寸和载重,对设备部件进行特别设计,为盾构机的安全高效运输安装创造条件。
工程处倒排工期、分解任务、列出清单,任务分解到每天每班,责任到人,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矿处每天安排干部双跟班,紧盯大件入井、运输、换装、吊装、调试等各关键工序,动态监督各环节安全施工,及时协调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临涣矿调度指挥中心人员告诉记者。
“工区干部职工发扬盾构精神,大胆创新改进安装工艺,克服疫情影响,优化劳动组织,科学合理施工,确保了盾构安装安全高质高效。”临涣矿建工区主任李玉兵说。

“全体注意,马上进行‘三大系统’(供电、供油、供水)联调联试,请各工位依次确认!”组装硐室内响起了设备调试指令。记者看到,“淮盾4号”各撑靴陆续伸展开来,刀盘缓缓转起,这条“钢铁巨龙”正准备昂首前行。
“淮盾4号”是继“淮盾1号”“破冰之旅”“淮盾2号”“扬帆之旅”“淮盾3号”“远航之旅”后,淮北矿业集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巷安全快速掘进迈出的新步伐。据悉,淮北矿区今年将建成7条盾构作业线,“井下航母”——盾构机将真正成为岩巷掘进的“主力战舰”。
(撰稿:郑洪光、张峰 审核:左利然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