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举是工程处钻探第二工区钻机工,今年33岁的他,用13年的执着坚持,以“钻劲”精修“钻机”,树起了钻机操检合一的典范,成为了矿区钻机维修的“技术大拿”。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技术比武钻机工比武小组第一名,被评为“技术状元”,近期又被评为集团公司“工匠”。

勤学苦练强本领
2009年,梁德举从淮北煤电技师学院井下钻机工专业毕业,来到工程处钻探分公司当上了一名钻机工。初入井下,所学专业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内心激动中透着一丝紧张,也暗暗定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为了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尽快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他边看边问、边学边干,虚心向师傅们学习着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次施工作业,钻机突然卡壳不动了,整个机组人员只能停产待修。当时他就想,要是我能修该多好。想到就干,从此别人下班打牌喝酒,他却挑灯夜战看书查图纸,上班时也主动包揽了钻机保养检修的活,定期检查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他就对照图纸,自己摸索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排除。久而久之,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钻机维修技巧,练就了一身钻机检修硬本领。业余时间,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自费报考了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不断充实着自己,并在工作实践中提出“1+1+2”钻机操作理论,开钻前提疑问、施工解疑难、施工后总结经验、列入维修档案,大大提高了钻机开机率。
迎难而上解难题
多年来,梁德举始终坚持“以养代修”的设备管理理念,为了提高设备开机率、节约生产成本,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了设备的保养上。坚持能修的不换,尽可能的发挥每个设备零部件的最大效能,每年节约配件投入约几十万元。2021年7月份,杨柳矿109轨道巷ZDY12000LD定向钻机出现故障,连厂方专家都未解决问题,他到现场后,很快把问题解决了,最终厂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2022年4月,芦岭矿重点工程治灾工程Ⅲ4回风上山定向钻钻机出现故障,他果断处置,为正常施工赢得宝贵时间。9月5日邹庄矿3106机ZDY6500LP(A)定向钻机卡瓦不匹配,他自主加工卡瓦,使生产得以继续,为完成集团公司重点工程缩短了工期。他改造的ZDY3200S、ZDY6500LP、ZDY6500LQ型号钻机的夹持器和卡盘,延长了钻杆使用寿命,已在多个矿井推广使用,每年可节省材料费数十万元。参与改造的“大功率履带钻机液压系统内置冷却装置”、“实时检测钻孔抽采及防喷系统负压”和“复杂条件下履带钻机远距离操控系统”,分别获淮北矿业“五小”实用技术四等奖和五等奖等,自主设计的“大行程液压夹持器全包卡瓦”,在钻探公司被普遍使用,提升了钻机的开工率。靠着一股钻劲,他每次都是把钻机故障完全排除才升井。生产检修任务繁忙时,他一个月不休班也是家常便饭,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成为了他的习惯,从而保证了钻机开机率,为各矿治灾工程的顺利完成赢得了时间。
倾囊相授润桃李
梁德举走到哪里技能传授到哪里,哪里出现钻机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被大家亲切的称作“钻机维修技术移动教科书”。他带的徒弟也全都成为了钻探专业的生产骨干,有的甚至成长为工程处“能工巧匠”和集团公司技术状元。2022年度,他在煤电技师学院开设钻机讲解和故障判断与处理专班,先后为50余名职工传授钻机维修经验。现在作为集团公司“工匠”,梁德举常常对自己的学员说,维修钻机就要有一股钻劲,认准方向,坚定前行,终达目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撰稿:张峰 王涛 审核:左利然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