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精神?在临涣选煤厂有这么一支队伍在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它的实质与内涵。他们平日里随身别着电笔、扳手、镙丝刀,分散在厂房的各角落,穿梭在机械电气设备之间。在急难险重面前,他们随时待命、不负使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待命-24”先锋队。
共破一道难题,他们不推不拖
“从9月份到11月份,3036#浓缩大泵高压电机频繁跳电,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难在哪儿?”谈到这个曾经困扰东区机电车间数月的难题,车间主任郭建颇为感慨地向笔者介绍说,从成百上千个控制点中排查一个故障点,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过程中的“千头万绪”,再到最终“厘清头绪”,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其艰辛不言而喻。
选煤生产、机电先行。问题出现后,该厂东区机电车间高度重视、不推不拖,第一时间召开故障排查分析会,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着力研究解决3036#高压电机跳电故障,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事故台时,确保东区选煤系统生产的连续性。
“时间紧任务重,控制点太多,排查起来特别烧脑。”在谈到3036#高压电机跳电故障处理过程时,厂房电修班班长何晓兵深有感触地介绍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逐个排查每个接线点、每条线路,不漏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已经连续三次跳电,我就不信这个‘邪’了。这次必须彻底解决!”回忆最近一次跳电故障,车间分管电气副主任张庆民自信满满地介绍说,有了前几次故障处理经验,攻关小组很快发现了闭锁3036#高压电机一台筛子的输入模块点存在“闪断”现象,精准判断出故障点,通过技术监控模块点状况,重新修改程序,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奋战五天五夜,他们随时待命
“没有线索,就一点一点地排查;没有思路,就一遍一遍地梳理;就连睡觉都在画图纸,常常半夜惊醒……”在谈到3036#高压电机跳电故障攻关过程时,车间副主任郑琦介绍说:“我们两人一组,分组值守在变电所高压柜、现场按钮箱和集控室三个点,连续五天24小时排查,夜以继日,随叫随到。”
“看现场、查图纸,分析故障,没有图纸就自己动手画。”职工钱佳佳介绍说:“那段时间大伙不分昼夜,不知道开了多少次故障分析会。只要有点思路,就在一起碰,常常是挑灯夜战。”他还利用午休时间,在电工笔记本上手工绘制了3036#的控制原理图和梯形图,对故障原因进行各种推测和分析,再到现场逐一排查验证。
“哪里有问题,我们就在哪里;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外围电修班班长张亮介绍说,无论是厂房电修,还是外围电修;只要一声令下,机电人都会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赴难关。
“党员带头当先锋,全员‘待命-24’。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源。”车间党支部书记杨新志颇为动情地介绍说:正是凭借着这种不言弃、不认输、顽强拼搏的职业精神,机电人才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有力保障了选煤一线生产。
(撰稿:刘小矿 审核:卜祥波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