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矿受采场条件、生产接替限制影响,直面困难,不等不靠,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摒弃增产才能增效“做加法”的传统观念,两眼向内,深挖内潜“做减法”提效益。
该矿强化生产效率对标管理,在工作面单产、掘进单进、钻机台效上,将单效与市场化工资挂钩考核,做到上不封顶、下不设限。在推进内部市场化上对标管理中,制定出台了各项经济政策,始终坚持精准管控、精准投入,通过以量计资和岗位收购相结合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建立了矿井、科区、班组、岗位四个层级市场化体系,实现了二级市场的“日清月结”、三级市场的“日清日结”,同时将费用控制指标、增收节支措施全部分解落实到系统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人管,形成了任务分解、落实报告、跟踪督查、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消除了隐性浪费与过程浪费,激发了职工潜能,切实让内部市场化服务于矿井生产。
在成本管控上,该矿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拓展自制加工范围,能修复利用的,决不投入新的,能零配件组装的,决不购买成品,能自制加工的,更不允许外购。坚持“杨柳矿的活杨柳人干”的理念,灵活运用内部市场化手段,将机电设备维修、单项工程、家具家电维修等向基层单位和职工进行发包,让有智慧、有技术、又勤奋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矿内进行体面的“创业”,既节约了矿井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职工收入。打破工种界限、突破科区约束,打造一批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把人员减下来,把效率提上去。
(撰稿:闵凯 审核:殷金宝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