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进步,PLC、变频器、工业人机界面以稳定可靠的优越性能逐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近日,淮北矿业集团直播中心面向全煤行业开启了兔年新春第一次直播授课。
针对能源建设领域日新月异,新项目新产业加快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更新的实际,淮北矿业集团坚持“党管培训”不动摇,突出智能化建设、数字化建设及煤化工等头部行业领域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积极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向机电、通防、选煤、化工等关键岗位工种倾斜,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大型能源化工集团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淮北矿业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上,隆重表彰了16位新聘工匠并续聘5位工匠大师和44位工匠。2017年至今,已累计评选20名工匠大师、132名工匠。2021年起将工匠大师、工匠年薪标准由20万元、15万元,提高到25万元、20万元,另外每年为每个工匠大师工作室投入2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工作室技术创新、难题攻关、技艺传承等职能高质量运行。
“今年,掘锚护一体机、盾构机实操基地建设已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启动,继续推进袁店一矿单轨吊、临涣焦化化工实操基地建设,加快实训资源共享步伐,提升技能培训的实战实效水平。”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工匠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阮磊介绍。
为发挥工匠大师工作室对技能人才的孵化及引领作用,淮北矿业集团优化工匠大师、工匠的选培机制,坚持向急需紧缺专业倾斜,不断扩大覆盖面,各岗位工匠大师和工匠通过“进现场、进课堂、进班组”,开展高技能人才“传帮带”“解难题”“课题攻关”等活动,促进智能化采掘、盾构机、单轨吊、掘锚护一体机、工业机器人等新装备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传承作用。
杨柳矿保运一区机电运转队维修班职工范兴辉立足岗位,苦练本领,经过技能考核,30岁晋升为高级技师。而后仅用7年时间,完成了由高级技师、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到工匠大师的“三级跳”。
“当前,集团工匠大师和工匠的年薪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些单位科区领导的收入水平,让一线职工有干头有盼头有劲头。”范兴辉表示,“通过技能考核拓展了技能职工的成长空间,既能提升技能证书含金量、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又能提升实操水平、增加收入,还能获取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等技能等级,价值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2月份,淮北矿业集团下发《关于2023年技能人才开发的实施意见》,明确增设特级技师技能等级,井下岗位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津贴标准分别为每月2000元、950元、700元、400元、200元。对首次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的职工兑现3000元、2000元、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并规定,机电、通防、选煤、化工、铁运等主要技术工种的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每年带徒不少于1人。
同时,积极完善“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竞赛机制,做到“科区季度有练兵、矿厂年年有比赛、集团两年有大赛”。对获得国家级技术比武前10名的职工,直接认定为高级技师;省级技术比武获前6名的,直接认定为技师;获市、集团技术比武前6名的,可直接晋升一个技能等级。
据统计,2022年淮北矿业集团在岗中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达到54.6%,高技能职工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审核:许肖峰 责编:王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