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临涣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才科技双轮驱动,人才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为建成安全好矿效益大矿,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坚实的科技保障。
该矿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引才、育才”,大力实施优秀管理人才“红管家”、专业技术人才“千里马”、高技能人才“金蓝领”三项行动,不断提升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利用轮岗交流、党员干部夜校、临涣矿大讲堂等内培外训平台,持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2020年以来,公推公选副总师2人,提职科级管理人员3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18名,培养中级及以上技能职工325人,矿井人才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矿党委立足安全生产,紧扣“323”短板,以“破题攻坚”之力激发调动全员创新创造活力。2020年以来,完成科研项目22项,小改小革93项,其中15项获集团公司奖励。大力推进“四化三减”,回收封闭Ⅱ3采区、整合Ⅰ13、Ⅱ13采区,完成井下单轨吊网络化。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磁感应器急停闭锁装置》《皮带机头卸载漏斗》《东部提升井井筒修复及在线监测》3个项目获2021年度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奖。在Ⅱ1036工作面实行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技术,实现了不迁村开采,有效保护了地面耕地资源,项目创效7.9亿元。10116和1067工作面推广应用定向钻开分支技术,大大提高了穿灰率和治灾效率,工作面准备周期缩短了2个月。2021年,临涣矿被集团公司命名为“防治水示范矿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今年11月26日,“淮盾4号”盾构机在矿入井,目前正在紧张安装调试中,开启了矿井掘进“盾构时代”。大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以智能装备和大数据为手段,应用先进装备技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了“智能化采掘、智能化机电运输、智能化‘一通三防’、智能化监控监视、智能化管控”等智能化矿井的“五大主干”,每条主干又分出众多“分支”,覆盖了井下、地面和矿井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智能化矿井建设走上快车道,初步建成了初级智能化矿井。
临涣矿党委将持续深化党管培训制度,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关于人才科技工作部署,持之以恒推进“人才强企、科技兴矿”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格局,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统筹推进、靶向发力,深挖人才积聚“蓄水池”;思想引领、创新驱动,打造质量发展“新高地”,不断开创人才科技工作新局面,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审核:韦超 责编:王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