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盾2号”2号作业线提前38天精准贯通

日期:2022年12月24日  点击数:  作者:郑洪光 张峰     

分享到:

12月24日上午8点18分,杨柳矿109采区胶带大巷再传喜讯,随着“淮盾2号”刀盘的最后一转,109采区主体工程克服疫情影响,比计划提前38天精准贯通,为矿井系统形成和采区准备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保障了矿井接替线。

杨柳矿109采区回风大巷设计工程量2323米,自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10个月盾构施工2030米;109采区胶带大巷设计工程量2284米,2022年7月至12月,6个月盾构施工1576米。16个月盾构施工3603米,平均综合月单进225米(含断层破碎带影响)。参照相邻巷道109采区轨道大巷综掘综合单进90米/月,岩巷单进水平提升到2.5倍,主体工程进回风系统提前24个月贯通,充分发挥了盾构机“大国重器”“掘进利器”的作用。

“淮盾2号”盾构作业线断层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快、施工难度大。集团领导和机关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现场指导,工程处和杨柳矿密切配合、攻坚拔寨,发扬盾构精神,一路闯关夺隘,先后创下了月进尺308米、320米、345米,最高月单进476米、最高小班进尺12.5米、最高日进尺25.6米的“淮矿纪录”。

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集团相关部门、杨柳矿、工程处和设备厂家大胆解放思想、联合创新攻关,增大盾构机换步油缸行程和撑靴面积,改进液压锚杆钻机安装布置方式和顶板护盾结构、布置方式,对盾构机进行了11项结构性能改进,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了淮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实现了盾构装备“本土化”。工程处又结合现场施工实际,自制加工了行走轮滑靴、固定架,改进了拖车内托轮架、取消了G9车,进一步优化了设备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施工中,矿、处领导紧盯现场、靠前指挥,杨柳矿建工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拼搏实干,特别是在疫情减员严重的情况下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坚持“一巷一策、一段一策”,精准探查,超前预判,超前治理,动态优化施工方案,顺利啃下了盾构线“拦路虎”“硬骨头”。过断层实行短掘短支、超前支护、及时刷帮卧底;迎头瓦斯异常,盾构机后紧跟8寸瓦斯抽排管路,打设掩护孔超前抽排,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固化施工模式,顶板岩性较差、裂隙发育时,采用“233”模式,早班施工2排锚杆,中、夜班各施工3排锚杆,锚杆、锚索、喷浆紧跟迎头;顶板岩性较好、围岩完整时,早班检修后进尺4~6排锚杆(3.2~4.8米),中、夜班全力进尺10~14排锚杆(8.0~11.2米),确保了正规循环、安全有序高效施工。


(审核:左利然 责编:王宏杰)

打印    收藏    文章下载

 最新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