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东煤业854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11.09m,两巷沿底掘进,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掘进期间存在巷道来压明显、煤层松软破碎、煤层起伏变化快等问题,巷道支护难度大。
该公司牢固树立“一次支护强度最大化、动态优化支护方案”的思想,先后借鉴二采区8212工作面两巷支护方案和四采区8412工作面两巷支护方案,采用“锚索+U型棚”支护工艺,化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提高支护等级,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在具体做法上,该公司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通过“技术创新”摆脱思想桎梏、破解支护难题。根据矿压显现情况动态调整U型钢棚距,优化锚索支护方案,先后经过三次改进,从一开始的工字钢配合锚索走向布置锚索梁支护顶帮,到后来的棚档内工字钢配合锚索支护,最后确定采用直径22mm锚索配合300×300mm锚索盘支护,即在断面内布置9根锚索,顶板及两帮各3根,顶板锚索紧跟迎头,确保了巷道主动支护的及时性,缩小了煤体的松动圈,补充了U型钢棚被动支护的缺点。
目前,854工作面已投产2个月,支护效果良好。通过巷道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巷道支护强度,巷道顶板下沉量及两帮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工作面回采超前压力范围内,两帮移近量稳定在400mm左右,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撰稿:李亮、刘梦祥 审核:庞现军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