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淮北矿业集团11月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班前会质量、技术措施编制质量及技术措施贯彻落实质量“三个质量”。抓安全必须关注“焦点”,提高“三个质量”就是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盯住要害、真抓实干,让“一招不让、实而又实”的要求从“墙上”走进“心里”。
要切实提高班前会质量,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班前会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开好班前会对职工完成当班生产任务,时刻安全作业具有重要的督导和促进作用。要提高针对性。在向当班职工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更要强调安全生产,把当班存在的风险隐患、注意事项向职工交个底,决不能泛泛而谈、大而化之,要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事前预防与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提前打好安全生产“预防针”。要提高实效性。鼓励职工对技术措施积极提问,对不理解、不清楚、有疑问的,当班管理人员应给予明确答复;鼓励职工对施工现场和本岗位的安全隐患及漏洞进行查摆,提出整改建议和防范措施,让职工在充分的互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要提高主动性。班前会上应仔细观察职工的情绪和行为,重点排查“11种安全隐患人”,保证职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当班工作当中。集团各单位要以高质量的班前会筑牢职工上岗前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把好安全关,撑起生命“保护伞”。
要切实提高技术措施编制质量,确保编制的技术措施符合现场情况。技术措施是具体指导和保障矿井特殊生产条件下高效安全作业的技术依据,必须结合实际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规范性,才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技术措施编制要有针对性。相关技术措施要充分体现其在生产现场的具体应用,针对现场的施工工艺、工程质量要求及验收方法的不同特点进行规定。技术措施要以解决现场问题为出发点,按照规程、标准等行业技术规范作出明确要求。技术措施编制要有可操作性。按照技术措施制定的施工方案、工艺,配备相应的设备在组织生产时,才能够安全、按时、保质保量达到既定的施工目的。技术人员在编制技术措施前,不仅要充分熟悉现场生产工艺,还要了解现场地质条件和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施工工序的衔接,保证技术措施在生产现场得到有效实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技术措施编制要兼具时效性和规范性。在技术措施格式标准、图表编制、数据单位统一且审批手续规范的同时,确保时效性。同时,技术措施的审批、贯彻落实也要高效且规范地完成,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技术措施进行补充、变更。
要切实提高技术措施贯彻落实质量,做到“一声令下,全面执行到位”。要坚决做到技术措施学习在日常。集团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会等场合,常态化地开展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安全制度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全员学习,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坚决做到技术措施贯彻到现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好现场安全管理,提高联保互保能力,确保技术措施贯彻执行到位,真正将安全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要坚决做到技术措施检查在日常。集团机关业务部门要把各单位措施编制、贯彻情况纳入常态化安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必须立即纠正,严防措施编制、贯彻“两张皮”。在此基础上,集团机关安全生产业务部门要聚焦最突出问题、最薄弱环节、最明显短板、最不放心区域,加大检查频次,强化驻矿督导,发现重大问题要严格挂牌督办。
“三个质量”的提高对集团安全生产有着关键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要旗帜鲜明地做到一招不让、实而又实。集团各单位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铆足十分干劲,严守每一道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尽到一级的职责,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决战四季度,全年夺胜利。
(审核:王敬华 责编:张鑫)